1.半夏白术天麻汤的加减化裁

2.推荐半夏的治病服用方法

3.眩晕症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

半夏白术天麻汤组成与功效_半夏白术天麻汤组成

半夏白术天麻汤1

来源《脾胃论》卷下。

组成黄柏(酒洗)0.6克干姜0.9克天麻苍术白茯苓黄耆泽泻人参各1.5克白术炒神曲各3克半夏(汤洗七次)大麦蘖面橘皮各1.5克

用法上药哎咀。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带热服。

功用补脾胃,化痰湿,定虚风。

主治脾胃虚弱,痰湿内阻,虚风上扰,致成痰厥头痛,证见头痛如裂,目眩头晕,胸脘烦闷,恶心呕吐,痰唾稠粘,气短懒言,四肢厥冷,不得安卧者。

方论方中人参、黄耆、白术补脾胃,养元气;干姜、苍术、半夏、茯苓、泽泻祛寒湿,化痰饮;天麻定虚风,止眩晕;神曲、大麦蘖面、陈皮理脾胃,助消化;黄柏以制苍术之爆,并能降内伏之虚火。配合成方,共奏补脾胃,化痰湿,定虚风的功效。

提醒您:半夏白术天麻汤1 此中草药名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半夏白术天麻汤的加减化裁

半夏白术天麻汤歌诀:

版本一:

半夏白术天麻汤,苓草橘红大枣姜;

眩晕头痛风痰证,热盛阴亏切莫尝。

版本二:

半夏白术天麻汤,苓草橘红枣生姜;

眩晕头痛风痰盛,痰化风息保安康。

版本三:

半夏白术天麻汤,陈皮苓草大枣姜;

风痰眩晕并头痛,息风化痰效果良。

扩展资料:

半夏白术天麻汤的功效:

半夏白术天麻汤,是一种中药的方剂名,主要的作用就是祛痰的作用,它具有化痰熄风,健脾祛湿的功效。

主要的作用就是用于缓解治疗,耳源性眩晕,高血压,以及,癫痫面神经瘫痪,等风痰上扰者。

该药物功效为息风,定惊主治治眩晕眼黑,头风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语言蹇涩,小儿惊痫动风。

方解:

本方证为脾虚生湿,湿聚成痰,引动肝风,风痰上扰所致。

古人云:“无痰不作眩”,风痰上扰,肝风内动,故眩晕头痛,眩晕甚者,自觉天旋地转;痰阻气机,浊阴上逆,故胸闷呕恶;舌苔白腻,脉弦滑,均为风痰之象。

脾湿生痰,为病之本;肝风内动,风痰上扰,为病之标。

本方证重点是痰与风,故化痰息风治标为主,健脾祛湿治本为辅。方中以半夏、天麻为君药,其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天麻平肝息风而止头眩,两药合用,为治风痰眩晕头痛要药。

白术、茯苓健脾祛湿,以治生痰之源,共为臣药。陈皮理气化痰,使气顺痰消,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煎加姜枣,以和中健脾。诸药合用,能使风息痰消,眩晕自愈。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本方为治风痰上扰,眩晕头痛的常用方,以眩晕头痛、舌苔白腻、脉弦滑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病、耳源性眩晕、神经性头痛等属风痰上扰者。

功用鉴别:

二陈汤、小陷胸汤、半夏白术天麻汤均能化痰,用治痰证。

其不同点是:二陈汤功能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用治湿痰证;小陷胸汤功能清热化痰,宽胸散结,用治痰热互结证;半夏白术天麻汤功能化痰息风,健脾祛湿,用治风痰上扰证。

百度百科-半夏白术天麻汤

推荐半夏的治病服用方法

若眩晕较甚者,可加僵蚕、胆南星等以加强化痰熄风之力;头痛甚者,加蔓荆子、白蒺藜等以祛风止痛;呕吐甚者,可加代赭石、旋覆花以镇逆止呕;兼气虚者,可加党参、生黄芪以益气;湿痰偏盛,舌苔白滑者,可加泽泻、桂枝以渗湿化饮。

眩晕症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

服用半夏来治病,效果还是不错的,半夏是非常不错的一种中药材,在其中的药用价值也是同样很出色的,所以就让很多人都会选择服用半夏,这队我们健康也会有帮助,那么具体我们应该如何去服用半夏呢,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半夏的吃法。

半夏泻心汤:半夏是非常健康的一种中药材,我们通过服用半夏来促进健康也会有帮助,首先可以选用15克半夏,9克干姜、9克人参、9克炙甘草、3克黄连、4枚大枣等。主要功能,调和肠胃,这样对我们的脾胃健康很有帮助,可以改善一些不适。

 半夏粥:半夏制作成粥来吃也很不错,主料选用100克稻米,配料选用6克半夏、5克干姜、5克甘草、5克人参和10克干燥。在制作时,先将配料放入药罐,加水煎煮,20分钟后去渣,将大米放入锅内,倒入清水和药汁,温火煮30分钟,放入白糖即可食用,经常服用半夏粥,可以帮助我们改善失眠的不适问题,帮助缓解精神压力大的情况。

半夏白术天麻汤:选用9克半夏、12克白术、6克天麻、6克陈皮、15克茯苓、3克甘草和2片生姜。主要治疗脾胃气虚、恶心烦闷、心神不安、头痛如裂、四肢麻木等症状,这些问题对现代人来说很常见,我们就应该去坚持服用,这样就能改善,甚至治疗不适问题。

 半夏厚朴汤:选用12克半夏,9克厚朴,12克茯苓,15克生姜,6克苏叶等,水煮。除了上面推荐的半夏用法之外,我们还可以选择这样的服用方法,也是能帮助解决半夏的不适情况,这样还可以帮助改善呕吐等不适情况,大家可以试试。

半夏作为非常优质的一种中药材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多种不适情况,所以在平时很多人都会选择用半夏来治病养生,但是服用半夏也要注意方式和方法,上面推荐的半夏用法都不错,可以帮助我们促进健康,大家在平时就可以试试这样的方法来治病养生。

中医中药怎样治疗眩晕症

眩是指视物昏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自感身体或外界景物旋转摆动,站立不稳。二者常同时发生,故统称为眩晕。轻度眩晕者闭目即止。重度眩晕者如坐车舟,或伴有恶心呕吐、心慌出汗、甚至肢体偏斜欲倒等症状。

眩晕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症状。它可由现代医学中的多种疾病引起。如美尼尔氏综合症、内耳前庭及迷路感染、内耳前庭神经炎、高血压病、低血压病、贫血、白细胞减少症、脑动脉硬化症、神经官能症等。

祖国医学认为,眩晕可由风、痰、虚引起,故有“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的说法。

1.无风不作眩(由肝气不调引起的眩晕症)。中医认为,肝为风木之脏,主动主升。忧郁恼怒,可致肝气不调,气郁化火,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上扰清窍,发为眩晕。此型眩晕症的临床表现为头晕目眩,头胀或痛,心烦易怒,失眠多梦,耳鸣口苦,面色红赤,血压偏高等。此症多因情志刺激而诱发。治疗此症应以平肝熄风为主。方药可用镇肝熄风汤加减:取杭芍15克,玄参15克,龙骨20克,牡蛎20克,代赭石15克,龟板10克,天麻10克,钩藤15克,夏枯草15克,夜交藤15克,牛膝10克。将上药水煎2次,将药液混匀。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2.无痰不作眩(由痰阻引起的眩晕症)。饮食失节,过食肥甘,会使脾胃运化失常而聚湿生痰,痰浊中阻,蒙蔽清阳,发为眩晕。此型眩晕症的临床表现为头重昏蒙,胸闷恶心,时呕痰涎,不思饮食。治疗此症应以化湿祛痰为主。方药可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取半夏10克,白术15克,茯苓20克,橘红10克,天麻10克,牡蛎30克,泽泻15克,竹茹10克。将上药水煎2次,将药液混匀。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3.无虚不作眩(由气血亏虚引起的眩晕症)。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思虑劳倦或饮食不节,可损伤脾胃,或因脾胃素虚,皆能导致气血不足,气虚清阳不升,血虚使脑失濡养,发为眩晕。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生髓。脑为髓海。房劳过度,或有遗精滑泄之疾,或年老体衰,肾精耗伤,脑髓不足,也为眩晕之因。气血亏虚型眩晕者,动则加剧,劳则即发,面色萎黄或苍白,唇甲无华,心慌气短,食少身倦。治疗此症应以补益心脾,培补气血为主。方药可用归脾汤:取黄芪20克,党参20克,白术10克,茯神15克,当归15克,炒酸枣仁15克,远志10克,龙眼肉15克,木香10克,甘草10克,大枣10枚。将上药水煎2次,将药液混匀。每日一剂,早晚分服。若肾精耗伤引致的眩晕,可伴有腰膝酸软,神疲健忘,遗精耳鸣,记忆减退等。方药可用补肾定眩汤:取枸杞子30克,菊花15克,熟地15克,山药30克,菟丝子15克,女贞子15克,肉苁蓉20克,山萸肉15克,杜仲10克。将上药水煎2次,将药液混匀。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一旦发生眩晕症,可根据以上几种类型进行辨证选方治疗,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在应用中药治疗的同时,还要取正确的康复保健措施。这样有利于缓解眩晕症状,防止眩晕症复发,并能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常用的防治眩晕症的保健措施如下:

一、要进行饮食调养。眩晕症病人的饮食应以富有营养和新鲜清淡为原则。要多食蛋类、瘦肉、青菜及水果。忌食肥甘辛辣之物,如肥肉、油炸物、酒类、辣椒等。营养丰富的食物,可补充身体之虚,使气血旺盛,脑髓充实。对因贫血、白细胞减少症或慢性消耗性疾病所引起的眩晕症,尤应以营养调理为主。肥甘辛辣之品,能生痰助火,会使眩晕加重。因此,患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症的人应当慎用肥甘辛辣之物。在眩晕症的急性发作期,应适当控制水和盐的摄入量。现代医学认为,这样可减轻内耳迷路和前庭神经核的水肿,从而使眩晕症状缓解或减轻发作。

二、要进行精神调养。眩晕症病人的精神调养也是不容忽视的。忧郁恼怒等精神刺激可致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而诱发眩晕。因此,眩晕病人应胸怀宽广,精神乐观,心情舒畅,情绪稳定,这对预防眩晕症发作和减轻发作次数十分重要。

三、要注意休息起居。过度疲劳或睡眠不足为眩晕症的诱发因素之一。不论眩晕发作时或发作后都应注意休息。在眩晕症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如椎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站立时症状会加重,卧床时症状可减轻。卧床休息还能防止因晕倒而造成的身体伤害。眩晕症病人保证充足的睡眠甚为重要。在充足睡眠后,其症状可减轻或消失。再者,眩晕症病人应尽量避免头颈左右前后的转动。如有内耳病变,可因头位的改变影响前庭系统的功能而诱发眩晕。颈椎病患者颈部转动或仰俯时,可使椎动脉受压而影响脑部血液循环,使脑供血不足而诱发眩晕。声光的刺激也可加重眩晕,故居室宜安静,光线要暗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