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陕西美食锅盔,好吃不贵,它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2.锅盔的意思锅盔的意思是什么

锅盔是什么_锅盔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陕西锅盔”

锅盔是一种来自陕西的传统面食,历史也比较悠久,据说在商周时期就已作为士兵的军粮,关于锅盔的名字还有一段趣事。

“锅盔为啥叫锅盔”

以前锅盔叫墩饼,意为像树墩一样的大饼。水分少,干而坚硬,又大又厚,士兵在行军之时都是把饼穿上绳挂在身上携带。后遇敌军射箭,箭扎在墩饼上,成了士兵们的“防弹背心”,起到了防御作用。此后士兵们便把墩饼唤做“锅盔”,即用锅烙出来的硬面盔甲。

故事归故事,但锅盔可是真的大。推味君老家也是流行是锅盔的,每次就买锅盔都要感叹一下锅盔的大,直径60厘米,跟一张小饭桌似的。一次买一个小角,就够我们一家子人吃的了。

不过现在为了方便出售,也有不少小锅盔卖。

想做直径60厘米的大锅盔,在家基本是实现不了的。那就不妨做一个红糖小锅盔,圆圆鼓鼓小巧可爱,吃起来也是香甜。

你要准备:

面粉280克,牛奶170克,酵母3克,红糖80克,面粉80克,芝麻50克。

—step1—

牛奶加热至30—40度左右,温温热热的程度。放入酵母粉搅拌一下。

大盆里倒入面粉,然后将牛奶酵母液倒进面粉里。

—step3—

用筷子搅成面絮。

然后将面絮揉成一个光滑的面团。盖上保鲜膜,醒发1小时。

醒面的时候可以准备一下馅料,80克红糖加80克面粉还有熟芝麻混合即可。单包红糖的话,红糖会变成液体流出来,拌上面粉就不会了,另一方面也能降低甜度,吃起来不会那么腻。

—step3—

面团发至原来的两倍大,然后扒底之后,内部组织为细小蜂窝状,就发得差不多了。

将发好的面团,放在案板上揉一揉,排一下气,然后等分成6个面团,盖上保鲜膜,松弛10分钟。

—step4—

用擀面杖将面团擀成大面片。

中间放上两勺红糖芝麻馅。

沿着边捏起,像包包子那样,将红糖馅包起来,并封死口,以防红糖馅外漏。

这样一个小锅盔就包好了。

—step5—

平底锅烧热,不放油,将小锅盔收口朝下放进锅里,先把底部烙定型。

然后在锅中浇上水,盖上盖子,中火将锅盔焖熟,开盖之后,明显可看到锅盔发大了。

最后翻面,让顶部也烙金黄就可以出锅了。

热腾腾的锅盔,外壳硬脆,内里宣软,红糖馅融化,湿润但也不流淌,沙沙的质感吃起来很是方便。红糖甜蜜,原麦浓香,这样精致的小锅盔,吃上多少个都不够~

陕西美食锅盔,好吃不贵,它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关于锅盔的来历,主要有二种说法:

1、据说锅盔最初不叫锅盔,因其外形酷似树墩的横截面,因而被叫做“墩饼”。

当时秦军行军时士兵配发的墩饼,一个都有五六斤重,一个墩饼的直径大约在50~60厘米左右,厚度也都在15厘米左右。

而且士兵的携带方式也很独特,两个墩饼为一组,在每个墩饼上钻两个眼,用牛皮绳系好,前胸、后胸各搭一个,如同民间过去常用的褡裢一般。这一特殊的携带方式在突遇作战时,墩饼竟成了极好的单兵护具,起到了盔甲(防弹背心)的作用,更难得的是,敌军射过来的箭,扎在墩饼上,被秦军士兵拔出来后,又可用来射杀敌军,墩饼能“吃箭”,也成了秦军获胜的一大法宝。

而后士兵们便把墩饼唤作“锅盔”,即用锅烙出来的硬面盔甲。“锅盔”也由此而名声大振。秦人出门,家中必烙锅盔,让出门人带上,这一习俗延续至今。

2、唐代官兵在为武则天修建乾陵时,因服役的工匠人数很多,往往为吃饭而耽误施工进程,于是一名士兵就把面团放进头盔里,把头盔放到火中去烤,而烙成了饼,把这种饼称之而锅盔。

锅盔,又名锅魁、锅盔馍、干馍,是陕西省关中地区城乡居民喜食的汉族传统风味面食小吃。

锅盔主要以面粉、碱面,酵面为主要食材,其外表斑黄,切口砂白,酥活适口,能久放,便携带。锅盔有椒盐、葱香、五香、香椒叶等多个品种。

关中较为著名的有乾州锅盔、武功县锅盔、长武县锅盔、岐山县锅盔,凤翔县锅盔。

山西省新绛县有另一种锅盔,呈半圆状,中间部分有芝麻。锅盔形如菊花火色匀,皮薄如纸馍膘多,用手掰开是层层,用刀切开如板油。入口越嚼越多,嚼劲十足,下咽回香无穷。

锅盔的意思锅盔的意思是什么

大家好,我是拉面那些事儿,本人从事兰州牛肉面行业多年,对于各地的餐饮美食小吃颇有了解。

锅盔是陕西八大怪之一,其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其外形长的很像头盔,所以被称为锅盔。锅盔的制作工艺十分精细,素来以“干,酥,白,香”四个显著特点而闻名。锅盔的制作是用油和面,经过文火炕制,中空的内形,外酥,并且内部起层,边比较厚实,同时可以做到吸收汤汁,而不漏汤。而关于锅盔的起源,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下面咱们就说说锅盔的起源。

锅盔的起源

民间关于锅盔的起源有很多的说法,像是最早关于锅盔起源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传闻周文王伐纣是锅盔就被用作士兵的军粮,在陕西西府一带,至今还有一个锅盔品种叫做“文王锅盔”。

但是除了以上这个关于锅盔的起源以外,民间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就是,锅盔起源与秦朝,相传秦军在同一六国的战争中发明了锅盔。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说法是,锅盔起源于唐朝修建乾陵时,工匠发明了锅盔作为当时人们的口粮,当地人称之为乾州锅盔。

像是这样的民间小吃,其实很难真正了解其真实的起源,因为很少会有历史文献记载这种小吃,而这种小吃能够流传至今,大多都是人们口耳相传延续下来的做法。

关于锅盔的起源,我们可以确定的一件事

虽然我们无法真正的确定锅盔的真是起源,但是我们可以确定的一点是,锅盔的诞生和古代时的战争和劳逸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为锅盔这种美食的特殊性,方便携带且不容易变质,而且关键一点是顶饱耐饥,且做法简单便捷,所以才会说其起源应该是很早的,所以才会延续至今。

锅盔的词语解释是:[guōkuī]:较小的锅饼。

锅盔的词语解释是:[guōkuī]:较小的锅饼。注音是:ㄍㄨㄛㄎㄨㄟ。结构是:锅(左右结构)盔(上下结构)。拼音是:guōkuī。

锅盔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⒈较小的锅饼。引《人民日报》1981.12.28:“一个卖锅盔的老汉,头一天就成了知名人物。”《扬州评话选·智取生辰纲》:“老爹!听见啊!卖锅盔的来了。”

二、国语词典

将未发酵的面团切块后,先压成实心的饼,再用火烘烤成的锅饼,可做干粮。

三、网络解释

锅盔锅盔(英文:guokui),又叫锅魁、锅盔馍、干馍,是陕西省关中地区以及甘肃省武威地区城乡居民喜食的地方传统风味面食小吃。饼大直径二尺外,又圆又厚像锅盖。锅盔源于外婆给外孙贺弥月赠送礼品,后发展成为风味方便食品。料取麦面精粉,压秆和面,浅锅慢火烘烤。省外人编成的顺口溜“陕西十大怪”中,有一怪为“烙馍像锅盖”,指的就是锅盔。关中较为著名的有乾州锅盔、泾阳锅盔.武功县锅盔、长武县锅盔、岐山县锅盔,扶风县锅盔,凤翔县锅盔,西和锅盔。

关于锅盔的成语

丢盔抛甲丢盔弃甲丢盔卸甲揭不开锅

关于锅盔的词语

丢盔撂甲一锅端一锅粥顶盔掼甲背黑锅丢盔卸甲一锅煮丢盔弃甲大锅饭连锅端

关于锅盔的造句

1、而“西部歌王”王洛宾与锅盔还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情缘呢。

2、中午,满心欢喜的马元海留客便宴,军中粗犷,难以精致,就是大盘的手抓羊肉和锅盔。

3、逛累了,龙抄手、担担面、锅盔、冰醪糟,麻辣兔头各式小吃摆满街头,便宜又好吃。

4、在杨震看来,在西征失败,已经是弹尽粮绝的情况之下,能大锅盔子山那么艰苦的环境中坚持下来。

5、锅盔的味道还不错,就是太硬了。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锅盔的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