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种非常好吃的汤面做法

2.陕西烩面片的家常做法

3.唐朝人做的饭,真香

陕西凉汤面的做法_凉汤面怎么做好吃

主料菠菜50g 辅料盐适量鸡蛋1个面粉适量

步骤

菠菜面的做法步骤11.菠菜洗净。

菠菜面的做法步骤22.锅内烧开水,将菠菜烫软,大概一分钟左右捞出。

菠菜面的做法步骤33.菠菜捞出后切碎。

菠菜面的做法步骤44.放入料理机打成泥状。

菠菜面的做法步骤55.在菠菜泥里打一个鸡蛋,少许盐,搅拌均匀。

菠菜面的做法步骤66.撒入适量面粉在菠菜泥中,搅拌成很硬的面团,越硬越好。

菠菜面的做法步骤77.在面条机中反复碾压,每次压面的时候要撒少许面粉防止粘连。

菠菜面的做法步骤88.待面皮光滑不沾时切成面条。

9种非常好吃的汤面做法

原料:熟羊肉45克,豆腐皮45克,木耳35克,黄花菜30克,油菜40克,面粉75克,细粉条45克,精盐、羊骨高汤、生羊肉、枸杞、香菜、糖蒜、辣椒各适量。

制作:

1、面粉加淡盐水和成面团,稍饧后,制成椭圆形面片。

2、生羊肉泡水去膻后煮熟,另起锅加入中药材烩至糯。

3、面片拉成均匀的细长条,入锅煮熟,下豆腐皮、木耳、黄花菜、油菜、细粉条、精盐,盛入内有高汤的碗中,加熟羊肉、枸杞,上桌时再配以香菜、糖蒜、辣椒等即可。

特点:清真风味,汤味鲜美,面条筋斗,肉糯而不烂。

“羊肉烩面”在郑州可谓家喻户晓 所以 郑州 “羊肉烩面” 最好

熬羊肉汤

原料:羊肉3000克 羊骨架6000克 羊油750克 生姜100克 大葱250克 花椒10克 八角15克 三柰5克 桂皮5克 小茴5克 草果5克 良姜5克 丁香2克 精盐、料酒各适量

制法:

1?羊肉切成大块,同羊骨架一起用清水洗净,再放入清水中浸泡约1小时后捞出;羊油洗净切成丁;生姜拍破;大葱挽结;将花椒、八角、三柰、桂皮、小茴、草果、良姜、丁香用纱布包住,制成香料包。

2?将羊骨架放不锈钢桶中,掺入清水约60千克,用大火烧沸后,撇净浮沫,再放入羊油丁、生姜、大葱,倒入料酒,用中火煮约2小时后,放入香料包(用羊骨架压住),续煮约1小时至香味溢出时,放入羊肉块,改用小火煮约5小时,至羊肉?软时,调入精盐,将羊肉捞出晾凉,另将汤面上的浮油撇净(留用),即成羊肉汤(此时桶中汤汁约剩45千克)。

〔注〕熬羊肉汤时亦可在汤中加入鸡骨架,以增加汤的鲜味。

制作面坯

原料:高筋面粉10千克 精盐200克 色拉油适量

制法:

1?将面粉与精盐和匀,再加入清水约4千克,揉成稍硬的面团后,盖上湿纱布饧约10分钟。将面团反复揉搓,然后再给面团盖上湿纱布饧约10分钟。揭开纱

布,再揉搓至面团表面光滑,接着将面团搓成直径约6厘米的长条,然后下成每个重125克(湿重)的剂子。

2?将每个面剂搓成长15厘米、直径约3厘米的圆条,盖上湿纱布饧约5分钟后,再用擀面杖擀成15厘米长、8厘米宽、1.5厘米厚的长方形面片,并在面片上均匀地抹少许色拉油,即成烩面面坯,将其整齐地摆入托盘内,用保鲜膜盖严,约20分钟后即可进行抻拉。

〔注〕夏季可在面团中加入少许食用碱。这样既可防止面团变酸,又可增加面团的筋力。

准备调配料原料:熟羊肉1500克 豆腐皮600克 水发粉丝600克 水发黄花600克 水发木耳600克 香菜300克 当归、枸杞各30克 精盐、鸡精、味精、鲜味王、香油、羊油、糖蒜、油炸辣椒各适量

制法:

1?熟羊肉切成丁;豆腐皮洗净切成丝;水发粉丝切长节;水发黄花撕成细丝;水发木耳撕成小块;香菜洗净切节;当归、枸杞用清水浸泡10分钟;糖蒜、油炸辣椒分别装入小碟内。

2?将羊肉丁、豆皮丝、粉丝、黄花、木耳分成50份;将当归、枸杞入锅加清水熬出味后,分别舀入50个大海碗内,再分别往碗中放少许精盐、鸡精、味精、鲜味王及羊油,即准备好了调配料。

拉面煮面

当上述三道工序完成后,便可以拉面和煮面了。

1?取一块烩面面坯(面片),两只手掌向上托住面片的两头,再用两手的拇指按住面片两头的边缘,然后两只手掌左右抻拉(手臂基本不用力),将面片拉成长约1米的片,接着两只手掌上下晃动,手臂均匀用力,将面片继续抻拉成约3米长、8厘米宽、0.1厘米厚的面片,最后用左手夹住面片的两头,用右手的拇指、食指、中指配合,将面片横着撕成约3厘米宽的面条,即可下锅煮制。

2?小锅上火,注入羊肉汤1250克,烧开后即下入拉好的面条,并用手勺将面条轻轻拨散,使之受热均匀,待锅中汤汁再开后,下入一份配料(羊肉丁、豆皮丝、粉丝、黄花、木耳),煮至面条、配料均熟后,起锅装入放有调料的碗中,再舀入锅中汤汁,淋少许香油,撒上香菜,随糖蒜、油炸辣椒碟上桌,即成。

注意:羊肉烩面上桌后要尽快食用,以免面条在汤中浸泡过久而不劲道。

陕西烩面片的家常做法

9种非常好吃的汤面做法有高汤面、黑椒意大利面、五花肉焖面、香菇肉酱面等,下面以高汤面为例介绍做法:

1、家里之前熬的高汤,装盒,放到冰箱里冷冻,现在拿出来。

2、锅中放水,水起泡放入冷冻高汤,小火煮开。

3、水开放入干面条。

4、放入两个鸡蛋,中火煮开。

5、放入一勺盐,用筷子搅拌一下。

6、放入油菜,用筷子搅拌一下,即可关火。

扩展资料

汤面的饮食文化:

有时候,幸福就是寒夜里的一碗热乎汤面!你是否还记得儿时放学回家,早已被冻得瑟瑟发抖的你,看到妈妈放在餐桌上的那晚热乎汤面时的温暖?

你急不可耐的一口气吃完了这碗面,顿觉浑身暖暖的。那一刻,相信你是幸福的。因为美味划过舌尖,温暖你的身体,更温暖你的心。汤面,实在最适合我们在这个季节去表达对家人那无私的爱意。因为她虽则简单,却透着一股浓浓的温暖。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汤面

唐朝人做的饭,真香

陕西烩面片的家常做法

材料

羊肉,猪腿骨,鸡架子,面粉,食用碱,盐,海带,羊肉,盐,鸡精,香菜,辣椒油

做法

1.炖汤:羊肉、猪腿骨、鸡架子用清水浸泡20分钟,放入冷水锅中加热至沸,捞出,将浸泡羊肉、腿骨和鸡架子的血水倒入锅中,再加热至沸,将浮沫去净,继续将羊肉、腿骨、鸡架子放入用小火炖2小时。

2.和面 传统的面是用面粉加食用碱、精盐、水和成的。黄河今天是从超市买的烩面坯

3.煮面 将炖好的汤放锅中,汤沸,把拉好的面下入,加海带、羊肉(还可以加一些粉条、黄花菜、千张丝)、盐、鸡精,煮5分钟

4.最后撒香菜、淋辣椒油。ok

面条的经典健康吃法

面条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东汉的“煮饼”、魏晋的“汤饼”都是面条最初的叫法。面条既属经济饱肚的主食,还是登大雅之堂的上佳美食。据史录,很多达官贵人均喜吃面,并以面食招待贵宾。面条如此受欢迎,到底是什么原因?为此,记者访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营养部主任营养师孙孟里和北京食品协会高级工程师刘方成。

面条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能提供足够的能量,而且在煮的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水,100克面条煮熟后变成400克。因此能产生较强的饱腹感,此外,面条能够刺激人的思维活动,人的大脑和神经系统需要一种碳水化合物占 50%的食品。面条就是这种有益的原料,硬质小麦含有B族维生素,它们对脑细胞有刺激作用。所以中午吃一碗营养搭配合理的面条是不错的选择。而早上一般应该吃些蛋白含量较高的食品,晚上吃面则不利于消化吸收。中午吃面才符合中国俗语说的“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的原则。

每150克煮熟的面条含有1克脂肪、7克蛋白质、40克碳水化合物,热量是180千卡,相对于一些高热量高脂肪的食品来说,它不是脂肪性食物,但它特别能给人饱腹感。因为许多研究表明,缓慢发挥作用的碳水化合物可以增加饱腹感, 所以,每天摄入适当量的面条并不会有发胖的风险。

由于小麦粉的不一样,制作出来的面条的口感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吃起来比较筋道的面含有的蛋白质会更多,更能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当然,制作工艺也会导致面条口感的差异。比如,北方的面为了使面更筋道,会加一些盐来“醒面”,刘方成表示,加些盐来促进面的筋道,并不会破坏面的营养,所以不必担心。

面的吃法丰富多样,有过水凉面,也有温度极高的油泼面,但孙孟里建议,不应为了贪图凉爽和刺激吃过凉或过热的面。太热的面对食道会有损伤,太凉则不利于消化吸收,大部分时间,吃碗温乎乎的面最合适。

传统饮食中有“原汤化原食”的说法。人们在吃完面、水饺或元宵后,都要喝点原汤。从营养学的观点来看是有一定道理的。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中医李佩文说,煮淀粉类食物时,其表面的淀粉会散落到汤中,当加热到100摄氏度时,淀粉颗粒会分解成糊精,能帮助消化食物。而且面汤中含有消化酶,在煮的过程中不会被破坏,也可帮助消化食物。所以喝原汤可以帮助减少积食。

中国中医研究院杨力教授和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室教授张湖德均表示,吃面不能受习惯影响,在北京就吃炸酱面,在四川就吃担担面,而是要根据季节、体质的不同来吃面,才能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保证健康。以下介绍的几种风味面,都有其适合的人群和时节,可以指导人们更加合理更为健康地吃面。

酒后来一碗

阳春面原指一种不加任何浇头的汤面,称“清汤光面”,是旧时上海最大众化的面点之一。后因商贾人等忌讳“清”、“光”等不吉利字眼,有好事者取古乐曲名《阳春白雪》的“阳春”二字,改称为“阳春面”。上海当时小有名气的馆子如“老半斋”、“四如春”等都是吃阳春面的佳处。阳春面制法简单,在汤碗里盛上滚烫的面条,缀上碧绿的点点葱花即可。但阳春面的“面”,大有讲究。有的用龙须面,有的用细面,有的用小阔面,最普遍的是呈方形的中粗面,名称都叫阳春面。不过现在的阳春面多以蛋面为主,面质爽口弹牙。

阳春面虽没浇头,在面汤制作上却很讲究。有的用纯鸡汁,有的用鳝骨或小鲫鱼经油炸后加葱姜等各种调味熬制成鲜汤,有的用肉骨汤,有的仅用精盐、味精、葱末、熟猪油以沸水冲制。阳春面的面汤是几种风味面中最营养最值得一喝的。

而且,刘方成建议,平时应酬较多的人,喝酒后最宜吃碗阳春面。酒后吃碗阳春面,不仅有解酒的作用,还能起到养胃补身的功效。而且由于阳春面口味清淡,老年人和儿童都适合吃。

西

冬天吃

在面食中笔者对兰州拉面情有独钟。具有“筋、韧、滑、嫩”的特点,面条补气虚、厚肠胃、强气力;牛肉甘温、安中益气、养脾胃,另外香草、蒜苗、葱花也都含有各种维生素,加之迅速煮熟能完好地保留面筋蛋白,加入辣油又可提高胡萝卜素的营养价值。清代诗人张澍曾这样赞美“牛肉面”:“日出念真经,暮落白塔空。焚香自叹息,只盼牛肉面”。

牛肉拉面的优劣取决于清汤。兰州人吃牛肉面,先喝一口汤,便知是不是地道。

兰州清汤牛肉面有“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五大特点。即牛肉汤色清气香;萝卜片洁白;辣椒油鲜红;香菜、蒜苗翠绿;面条则柔滑透黄。兰州牛肉拉面的辣椒也是很有讲究的。要保持汤清,就不能直接放入辣椒面,否则辣椒面会将汤染红,就不成清汤了。辣椒必须佐以芝麻和几种香料先用温油炸到一定火候,炸成红油,浇入汤中。

兰州拉面的做法有其地域性的原因,牛肉补气,有驱风寒之功能,又佐以生葱、生蒜、香菜等调味,味重油多,所以有滋阴补肾、强身壮体之功效,比较适合体弱、气喘的人食用,能起到抗疲劳的作用。杨力提示,冬天是吃兰州拉面最好的季节。

配紫菜汤

热干面是武汉人的首选小吃。对武汉人来说,它不仅是一种小吃,而是一种情怀,未食而乡情浓浓,食之则香气喷喷。热干面的来历其实简单:一个为卖汤面为生的武汉人怕没卖完的面发馊变质,便把面条煮熟了捞起来摊在案板上,不小心碰到了麻油壶,将麻油洒在其上。第二天,他将这些面条烫几下,放在碗里,加上葱花等佐料后,结果味道十分鲜美。就是这个无意之作,被广大武汉人所喜欢,几乎有摊点的地方就有热干面。

热干面既不同于凉面,又不同于汤面,面条事先煮熟,拌油摊开,吃时再放在沸水里烫热,再加入芝麻酱和香油调和的酱料。张湖德建议,热干面由于过油,热性较大,所以易上火的人应该少吃。比较适合体力消耗较大的人吃。吃的时候最好搭配蔬菜汤,最好是紫菜蛋花汤或者海带蛋花汤,紫菜和海带都是补钙的佳品,可以平衡吃热干面造成的营养失衡。

营养最全面

炸酱面是北京富有特色的食物,由菜码、炸酱拌面条而成。杨力教授认为,炸酱面是几种风味面中营养搭配最合理的。

传统的北京炸酱面通常用黄酱为主料,用肥瘦肉丁作为配料。黄酱蛋白质含量较高,B维生素含量相当丰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煮面条时的维生素损失。它的主要缺点是咸度往往过高。炸酱的内容,其实也可以更加丰富。少用黄酱,多配合一些甜面酱和纯大豆制作的大酱,味道就会更加鲜美,而且不那么咸。如果能够加入一点沙茶酱,会增加海鲜风味。从中医上讲,炸酱的猪肉丁具有补肾养血,滋阴润燥的功效;所以炸酱面特别适合秋冬季作为润燥的食物来食用,但猪肉中胆固醇含量偏高,故肥胖人群及血脂较高者不宜多食。

菜码是保证炸酱面营养品质的关键所在。候选的材料包括青豆、黄瓜丝、萝卜丝、胡萝卜丝、豆腐丝等。只要加入足够多的菜码和面条相配,就等于吃到了不少新鲜蔬菜,轻松实现食物的多样化,维生素C和钾都可得到充分供应。加入豆腐丝尤其重要,因为它可以补充酱和面条里都比较缺乏的钙元素。如果,炸酱面的菜码较少,吃时可以搭配小凉菜,增加维生素、胡萝卜素以及纤维的摄入量。

适合年轻人

刀削面是山西最有代表性的面条,堪称天下一绝,刀削面全凭刀削,因此得名。用刀削出的面叶,中厚边薄。入口外滑内筋,越嚼越香,深受喜食面食者的欢迎。

山西高手们削出的面条,每条长21厘米左右,厚0.2―0.4厘米。每分钟削118刀,每小时可削2500克面粉揉成的湿面团,有顺口溜赞:“一叶落锅一叶飘,一叶离面又出刀,银鱼落水翻白浪,柳叶乘风下树梢。”刀削面的调料(俗称“浇头”),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番茄酱、肉炸酱、金针木耳鸡蛋打卤等,并配上应时鲜菜,如黄瓜丝、绿豆芽等,再滴上点老陈醋,十分可口。

刘方成解释,刀削面由于制作工艺的差别,面较硬且不易消化。所以青年人可以多尝试,而老年人就不该多吃了。而且吃的时候,可以不取传统的酱料,加一些鸡丝、肉丝,还有青椒丝和胡萝卜丝,会均衡营养。秋冬季也可放些黄瓜丝和萝卜丝,黄瓜有败火功效,而萝卜可止咳平喘,缓解秋燥。

作者:老谈

01

蒸饼是唐朝人的主食之一。据《朝野佥载》记载,小贩“常以小车推蒸饼卖之”。

张衡是武则天朝的一个官员,他没有参加科举,靠积累官资才升迁至四品,其仕途之路走得并不顺当。

万幸的是,张衡终于是多年的媳妇熬成了婆,只要再坚持一下,能升任三品,就算进入最高的统治集团。

某日退朝途中,张衡骑着高头大马回家,行至某段,他突然停了下来。透过热腾腾的蒸汽,张衡突然闻到一阵喷香的气味。

原来,路边摊位新做的蒸饼,刚刚出笼。 

不等大脑反应,他的肠胃早已发号施令,张衡命仆人买了一枚蒸饼,也不等到家,骑在马上便大快朵颐。

张衡吃得挺美,官位却因此断送,御史弹劾他不注重礼仪,没有官威。张衡终于没有得到升迁。

他的肠子想必也悔青了。但如果再来一次,张衡能保证改掉嘴馋的“恶习”吗?肠胃不会说谎,也不在意远方,远方都是苟且,还是松软的蒸饼更实在些。

难道,饿肚子的臣子就只有张衡一个吗?皇帝其实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早在初唐时期,唐太宗发现来上班的群臣,如果退朝时间稍晚,他们就会饿肚子。

仁慈的皇帝大手一挥,他决定另外赏赐群臣一顿饭。这顿伟大的饭,类似于今天的工作餐,起先被称作“廊下餐”,后来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常规制度,被称为“会食”。

通过“会食”,诸位大臣可以议政事、观礼仪以及聚僚友。著名文学家柳宗元,曾经写过一篇《盩厔县新食堂记》,以记述此制度。

在文章中,柳公说道: “礼仪笑语,讲议往复,始会政事之要;筵席肃庄,笾豆静嘉,燔炮烹任,益以酒醴,始获僚友之乐。”

“笾豆”是一种古代的食器,“燔炮”意味着烹饪的方式乃是烧烤,而且他们还能喝到美酒。柳宗元虽然写的很简略,但是可想而知,那时的工作餐还是颇为丰盛。

中央百官工作餐中的粥品,由光禄寺统一供给。宰相卢澄垂青于三种粥,包括粟粥、乳粥和豆沙加糖粥,他喜欢混合起来吃,那样粥品会呈现三种颜色,时人遂有“王羹亥卯未,相粥白玄黄”之对。

需要指出的是,卢丞相乃是唐昭宗末年的进士,而唐昭宗是唐朝倒数第二任皇帝,他统治期间,唐王朝已经是岌岌可危,百官的膳食仍旧如此精美,令人不由长吁短叹。

02

作为整个国家的统治者,皇帝享受最好的 美食 ,似乎也无可厚非。

诗人杜甫曾经写过一首《丽人行》,为表现杨贵妃奢侈的生活,其中有如下几句: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这还是杨贵妃在曲江春游途中,简单的一餐。 “山中走兽云中燕,陆地牛羊海底鲜” 一样也不缺,贵妃本人呢,捏着犀角筷子久久不动,就像得了厌食症似的。

后世学者评价此诗曰: “无一刺讥语,描摹处语语刺讥。无一概叹声,点逗处声声慨叹。” 不得不说,此评价相当中肯。

中国的诗人很高明,写 美食 时,故意不谈及食物本身,他们着眼的是那些精致的餐具。

譬如那首《丽人行》,杜甫用“翠釜”、“水晶盘”以及“犀箸”,来表现 美食 的丰盛。

再比如,李白曾作《蜀道难》,开篇两句即是: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

用金樽装酒,以玉盘盛菜,餐具都如此考究了, 美食 能差到哪里去呢?

不止于此,撰写志怪类的段成式,在他的传世名作《酉阳杂俎》中,煞有介事地介绍过一枚精致的玉碗,“夏蝇不近,盛水经月,不腐不耗,或目痛,含之立愈”。

段成式最终做到刺史和少卿之职,可谓是既吃过又见过之人,他固然有夸大的言辞,但帝王家餐具之奢华,由此犹然可见一斑。

古人以为,用金银作为食器可以延年益寿,金银碗筷于是在宫廷里大行其道。唐玄宗曾经赐给名相宋璟一双金筷子,宋璟不知有何寓意,便没敢贸然谢恩。

唐玄宗说道: “所赐之物,非赐汝金。盖赐卿之箸,表卿之直也。” 玄宗还要专门解释,这也从侧面说明了,那双筷子是怎样的考究。

听完皇帝的话,宋璟方才下殿拜谢,这也成就了一段“赐箸表直”的典故。

为了展示国家的富足,皇帝会在某些重要的时间段,特许天下百官和庶民,共同宴饮欢聚,宴会能持续三日到五日不等,此类宴会被称作“赐酺”。

宰相张九龄,特意作过一首诗歌,纪念某场盛大的狂欢。

配天昭圣业,率土庆辉光。

春发三条路,酺开百戏场。

流恩均庶品,纵观聚康庄。

妙舞来平乐,新声出建章。

翻开一部史书,诸君会发现,武则天和唐玄宗“赐酺”的次数最多。这其实很容易理解,武则天夺走了李唐的江山,她有此举是为了收买人心;而唐玄宗则为了炫耀的太平盛世。

但要说皇帝有多爱民,那倒也不见得。

《开天传信记》里记载了玄宗时期的一次“赐酺”,因为参与宴会的人太多,秩序也维持不好,侍卫用棍棒也不能控制局面。

唐玄宗对高力士说道:“因为海晏河清,我才举办这种宴会。没想到下民如此喧闹,该怎么办呢?”高力士出主意请来酷吏严安之。

严安之到现场后,二话没说,只是在广场上划了一道横线,然后简略地说道:“逾此者死”。

老百姓果然不敢造次,竟没有一人敢逾越那条横线。

而且,所有的狂欢最后还是由百姓买单。试问,这种作秀的举动,到底有何意义?

03

宫廷里的宴会,纵然无比奢华,却缺少一股烟火气;参加同僚之间的聚餐,你总得绷着一张脸面;万幸赶上一次“大酺”,终于可以甩开腮帮子吃了,但你更是如履薄冰,万一跨过了那条横线,可能小命都没有了。

最温暖可口的食物,还是在民间,从张衡的高头大马上,一眼即能看到。

隋唐的大臣,每日五鼓时分,便要准备入朝。五鼓相当于今天的凌晨四、五点之间,夏天也就罢了,冬日里的五更天,对任何人来说都是煎熬。

有个叫刘晏的神童,他的名号如此显赫,以至被写进《三字经》中,所谓“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是也。

但神童也是人,长大后的刘晏做了官,在冬日里上朝时,见到路边热气腾腾的蒸饼,同样不能自持,便命人买来。

刘晏不像张衡那样唐突,他“以袍袖包裙帽底啖之”,刘晏一边吃一边向同僚赞叹:“美不可言,美不可言”。

在隋唐时期,所有的面食,都被统称为“饼”。面食的种类有多丰富,“饼”所涵盖的范围就有多大。今人有句话叫“大饼卷一切”,此话放在隋唐,反而更加贴切。

古书中介绍了一种名为“古楼子”的胡饼,做法相当治愈。先以牛油搅拌羊肉馅,一层层铺展在胡饼之上,层与层之间再以椒豉相隔,做好后就放在炉中烤制。

唐朝人热衷于生食肉类,所以不等完全烤熟,他们就拿出来享用,用此法烤制的“古楼子”,肉鲜而味浓,深受人们喜爱。

此种吃法是食肉主义者的最爱,唐朝当然也不乏,钟情于清淡简单食物的人。

在陕西潼关西边,有一泉曰野狐泉,泉水边上有一个“冷淘店”。何谓“冷淘”,类似于我们,在夏日吃的凉汤面。

“冷淘店”的主人是一个老妇人,她切面片的刀功极佳,“切以吴刀,淘以洛酒潦叶”,老妇人做的汤面,叫作“水花冷淘”。

刘晏爱吃蒸饼,也钟意于“冷淘”,他是不折不扣的碳水化合物爱好者。《太平广记》中记录了,刘晏食用凉面的场景。 “过衡山县,时春初,风景和暖,吃冷淘一盘,香菜茵陈之类,甚为芳洁。”

而堂堂大诗人杜甫,甚至以《槐叶冷淘》为题,专门作了一首诗:

青青高槐叶,掇付中厨。

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俱。

入鼎资过熟,加餐愁欲无。

碧鲜俱照箸,香饭兼苞芦。

除了主食,唐朝人还喜欢吃“点心”。“点心”是今天的称谓,当时的人称其为“菓子”。“菓子”除了好吃,还都有一些雅致的名字,诸如满天星、玉露团、紫龙糕和金铃炙等等。

前文所提的,热衷于聚餐的柳宗元,也是一枚吃货。被贬官至永州,柳宗元除了写下著名的《永州八记》,还尝到了当地的螃蟹,并且写诗留念:

朵颐进芰实,擢手持蟹螯。

炊稻视爨鼎,脍鲜闻操刀。

隋唐时期,人们的用餐方式,由分食制逐步向合食制发展。而且,和今天的人们类似,唐朝人也保持一日三餐的习惯。

哪怕是在古诗中,言及到的 美食 ,同样是不胜枚举。

记住啊,唯有爱和 美食 不可辜负。功名利禄,当然也要争取,还是先吃饱吃美再说吧。

-作者-

老谈,always talk,老是夸夸其谈之人,除此外,别无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