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蒌薤白半夏汤配方_张仲景的瓜蒌薤白半夏汤配方

       我很荣幸能够为大家解答关于瓜蒌薤白半夏汤配方的问题。这个问题集合囊括了瓜蒌薤白半夏汤配方的各个方面,我将从多个角度给出答案,以期能够满足您的需求。

1.制半夏9g延胡索15g厚朴9g薤白9g丹参15g石菖蒲15g菜菔子15g全瓜萎15g细辛6g桂枝9g川芎9g枳实9g荜茇12g

2.瓜蒌的功效与作用以及医用附方

3.帮忙看看这个中药的方子 谢谢

4.四张经典古代名方,对症不同证型心血管疾病,测测你适合哪一张?

瓜蒌薤白半夏汤配方_张仲景的瓜蒌薤白半夏汤配方

制半夏9g延胡索15g厚朴9g薤白9g丹参15g石菖蒲15g菜菔子15g全瓜萎15g细辛6g桂枝9g川芎9g枳实9g荜茇12g

       你好,这个方子是个复方。里面主要的方是瓜蒌薤白桂枝汤,大致的药是:全瓜蒌 半夏 桂枝 薤白 。这个方的主要作用是通阳化气,振奋胸阳。然后加上一些理气化瘀的药,理气的药有:延胡索厚朴枳实等,化瘀的药有:丹参川芎。另外还有石菖蒲温化中焦寒湿,也有安眠作用。细辛是帮助桂枝通阳的。

       综上所述,这个方的作用是振奋心阳,理气化瘀的。一般病人表现是胸闷胸痛,可及后背。可能伴有腹胀,睡眠不安等症状。

瓜蒌的功效与作用以及医用附方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而引起的心脏病。

       冠心病属于中医“胸痹”、“真心痛”、“心痛”的范畴。《素问脏气法时论》有“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的描述,与冠心病的辨证要点十分相似。

       胸痹心痛是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重要心系病证之一,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发病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因而本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本病表现为本虚标实,有着复杂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而中医药治疗从整体出发,具有综合作用的优势而受到广泛关注。

       一、病因病机

       “胸痹”病名最早见于《内经》,并将其分为心痹和肺痹两种,对本病的病因、一般辨证要点及痛的表现均有记载。“心痛”病名最早见于马王堆古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金匮要略》记载胸痹的表现,“胸痹缓急”,即心痛时发时缓为其特点,其病机以阳微阴弦为心气不足者,故设有瓜蒌薤白半夏汤、瓜蒌薤白白酒汤及人参汤治疗本病。后世医家,如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用苏合香丸,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用失笑散及大剂量红花、降香,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用血府逐瘀汤等,对本病均有较好疗效。

       《素问调经论》:“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紧数,瓜蒌薤白白酒汤主之”;“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太平圣惠方治心痹诸方》:“夫思虑烦多则损心,心虚故邪乘之,邪积而不去,则时害饮食,心中幅幅如满,蕴蕴而痛是谓心痹”。《玉机微义心痛》:“然亦有病久气血虚损及素劳作羸弱之人患心痛者,皆虚痛也”。《医门法律中寒门》:“胸痹心痛,然总因阳虚,故阴得乘之”。

       (一)年老体虚

       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年过半百,肾气渐衰。肾阳虚衰则不能鼓动五脏之阳,引起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血脉失于温煦,鼓动无力而痹阻不通;若肾阴亏虚,则不能滋养五脏之阴,可使心阴内耗,心阴亏虚,脉道失润;或心火偏旺,灼津成痰,痰浊痹阻心脉,发为胸痹心痛。

       (二)饮食不当

       恣食肥甘厚味,日久损伤脾胃,运化失司,聚湿成痰,上犯心胸清旷之区,清阳不展,气机不畅,心脉痹阻,遂成本病;或痰浊久留,痰瘀交阻,亦成本病;或饱餐伤气,推动无力,气血运行不畅而发本病。

       (三)情志失调忧思伤脾,脾虚气结,运化失司,津液不得输布,聚而为痰,痰瘀交阻,气血不畅,心脉痹阻,发为胸痹心痛。或郁怒伤肝,肝失疏泄,肝郁气滞,郁久化火,灼津成痰,气滞痰浊痹阻心脉,而成胸痹心痛。由于肝气通于心气,肝气滞则心气乏,所以七情太过,是引发本病的常见原因。

       (四)寒邪内侵

       素体阳虚,胸阳不振,阴寒之邪乘虚而入,寒凝气滞,胸阳不展,血行不畅,而发本病。

       《医门法律中寒门》云:“胸痹心痛,然总因阳虚,故阴得乘之”。阐述了本病由阳虚感寒而发作,故天气变化、骤遇寒凉而易卒发心痛。

       胸痹心痛的主要病机为本虚标实心脉痹阻,其病位以心为主,然其发病多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如肾虚、肝郁、脾失健运等。本病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其本虚可有气虚、阳虚、阴虚、血虚,且又可阴损及阳,阳损及阴,而表现气阴两虚、气血双亏、阴阳两虚,甚至阳微阴竭、心阳外越;标实为气滞、寒凝、痰浊、血瘀,且又可相互为病,如气滞、血瘀、寒凝气滞、痰瘀交阻等。临床上常表现为虚实兼夹,如阴虚痰热互见,阳虚可兼痰饮等。发作期以标实表现为主,并以血瘀为突出,缓解期主要有心、脾、肾气血阴阳之亏虚,其中又以气虚最为常见。

       二、辨证用药

       针对本病病机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发作期以标实为主,缓解期以本虚为主的特点,其治则应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本虚宜补,权衡心脏气血阴阳之不足,有无兼见肝、脾、肾脏之亏虚,调阴阳补气血,调整脏腑之偏衰,尤应重视补益心气之不足;标实当泻,针对气滞、血瘀、寒凝、痰浊而理气、活血、温通、化痰,尤重活血通络治法。由于本病多为虚实夹杂,在发作期虽以标实为主,但常潜藏着本虚;在缓解期虽以本虚为主,但亦可兼见邪实,故治疗上当补中寓通,通中寓补,通补兼施,不可猛攻,当以补正而不碍邪,祛邪而不伤正为原则,至于补泻之多少,当根据临床具体情况而定。在胸痹心痛的治疗中,尤其真心痛的治疗,在发病的前三四天内,警惕并预防脱证的发生,对减少死亡率、提高治愈率更为重要。必须辨清证候之顺逆,一旦发现脱证之先兆,如疼痛剧烈,持续不解,四肢厥冷,自汗淋漓,神萎或烦躁,气短喘促,脉或速、或迟、或结、或代,或脉微欲绝等,必须尽早投用益气固脱之品。

       (一)辨证分型

       1.寒凝心脉

       [辨证要点]卒然心痛如绞,形寒,甚则手足不温,冷汗自出,心悸气短,或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多因气候骤冷或骤遇风寒而发病或加重,苔薄白,脉沉紧或促。

       [治法]祛寒活血,宣痹通阳。

       [方药]当归四逆汤:桂枝9g,细辛6g,当归9g,芍药9g,甘草6g,通草6g,大枣6枚。

       方以桂枝、细辛温散寒邪,通阳止痛;当归、芍药养血活血,芍药与甘草相配,有缓急止痛之功;通草入经通脉;大枣养脾和营。全方共成祛寒活血、通阳止痛之效。

       若痛剧而四肢不温,冷汗自出,即含化苏合香丸或冠心苏合香丸,芳香化浊,理气温通开窍,每茯即速止痛功效。

       由于寒邪容易侵袭阳虚之人,耗伤阳气,而阳虚又易感受外寒,产生阴寒之邪,故寒凝心脉时临床常伴阳虚之象,宜配合温补阳气之剂,以取温阳散寒之功,不可一味辛散寒邪,以免耗伤阳气。

       2.气滞心胸

       [辨证要点]心胸满闷,隐痛阵发,痛无定处,时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时容易诱发或加重,或兼有胸脘胀闷,得嗳气或矢气则舒,苔薄或薄腻,脉细弦。

       [治法]疏调气机,活血舒脉。

       [方药]柴胡疏肝散:柴胡12g,枳壳10g,白芍10g,甘草10g。

       本方由四逆散(枳实改枳壳)加减,四逆散能疏肝理气,其中柴胡与枳壳相配可升降气机,白芍与甘草同用可缓急舒脉止痛,加香附、陈皮以增强理气解郁之功。全方共奏疏调气机,和血舒脉功效。

       气滞胸痹心痛,可根据病情需要,选用木香、沉香、降香、檀香、延胡索、砂仁、厚朴、枳壳、枳实等芳香理气及破气之品,但只可暂用,不可久施,以免耗散正气。

       3.痰浊闭阻

       [辨证要点]胸闷重而心痛轻微,肥胖体沉,痰多气短,遇阴雨天而易发作或加重,伴有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口黏,恶心,咯吐痰涎,苔白腻或白滑,脉滑。

       [治法]通阳泄浊,豁痰开结。

       [方药]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瓜蒌30g,薤白10g,半夏6g。

       方以瓜蒌、薤白化痰通阳,行气止痛;半夏加厚朴、枳实,辛苦温行气滞而破痰结;加桂枝温阳化气通脉,配茯苓、甘草健脾利水化饮;加干姜、细辛温阳化饮,散寒止痛。全方加味共奏通阳化饮,泄浊化痰,散结止痛功效。

       若病人痰黏稠,色黄,大便干,苔黄腻,为痰浊郁而化热之象,用黄连温胆汤加郁金清化痰热而理气活血,方以二陈汤的半夏、茯苓、橘红、甘草化痰理气,黄连、竹茹、枳实清泄痰热,郁金以增强理气活血之力。胸痹心痛,痰浊闭阻,常可酌情选用天竺黄、天南星、半夏、瓜蒌、竹茹、苍术、桔梗、莱菔子、浙贝母等化痰逐饮药物,但由于脾为生痰之源,临床应适时应用健脾化湿之品。

       4.瘀血痹阻

       [辨证要点]胸疼痛剧烈,如刺如绞,痛有定处,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痛引肩背,日久不愈,可因暴怒而加重,舌质暗红,或紫暗,有瘀斑,舌下瘀筋,苔薄,脉弦涩或结、促。

       [治法]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方药]血府逐瘀汤:桃仁12g,红花9g,当归9g,生地9g,川芎5g,赤芍6g,牛膝9g,柴胡3g,枳壳6g,甘草3g。

       本方基本上是由桃红四物汤合四逆散加牛膝、桔梗组成。以当归、川芎、桃仁、红花活血祛瘀而通血脉;柴胡、桔梗与枳壳、牛膝配伍,一升一降,调畅气机,行气活血。生地一味,逐血痹,《本草求真》认为有“凉血消瘀”之功,且又能养阴而润血燥,药共成祛瘀通脉、行气止痛之剂。

       若瘀血重症,胸痛剧烈,可加乳香、没药、郁金、延胡索、降香、丹参等加强活血理气之功;若血瘀气滞并重,胸痛甚者,可加沉香、檀香、荜茇等辛香理气止痛药物,并吞服三七;若寒凝血瘀或阳虚血瘀者,伴畏寒肢冷,脉沉细或沉迟,可加细辛、桂枝或肉桂、高良姜等温通散寒之品,或人参、附子等温阳益气之品。若伴有气短乏力,自汗,脉细缓或结代,当益气活血,用人参养营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重用人参、黄芪等益气祛瘀之品。

       瘀血痹阻时,临床上可选用三七、川芎、丹参、当归、红花、苏木、赤芍、泽兰、牛膝、桃仁、益母草、水蛭、王不留行、丹皮、山楂等活血化瘀药物,但必须根据临床情况配伍益气、温阳、散寒、化痰、理气等药物,辨证用药,加强祛瘀疗效。另外,本病多本虚标实,病情缠绵,故破血之品应慎用,且不可久用、多用,以免耗伤正气。在应用活血、破血类药物时,必须视有无出血倾向或征象,一旦发现,立即停用,并予相应处理。

       5.心气不足

       [辨证要点]心胸阵阵隐痛,胸闷气短,动则益甚,心中动悸,倦怠乏力,神疲懒言,面色发白,易出汗,舌质淡红,舌体胖且边有齿痕,苔薄白,脉虚细缓或结代。

       [治法]补养心气,鼓动心脉。

       [方药]保元汤合甘麦大枣汤:人参10g,黄芪15g,甘草10g,肉桂6g,生姜9g。

       方以人参、黄芪大补元气,扶助心气;甘草炙用,甘温益气,通经利脉,行血气而治心悸;肉桂辛热补阳,散寒气而疗心痛,又能纳气归肾,缓解气短、喘促之症;或以桂枝,有通阳、行瘀之功,用以治疗心气不足,血滞心脉之症;去生姜,加丹参或当归,甘麦大枣汤益心气,宁心神,甘润缓急。两方共奏补养心气,鼓动心脉之功效。

       凡心气不足,兼有气滞、血瘀、痰浊者,补心气之药应选择平和轻补之品,观察服药反应,酌情加重或减少补气药的用量,并配以理气、活血、化痰药物,但总应以不伤心气为度,破血、祛痰之品应慎用或不用。若兼见神疲、乏力、纳呆、失眠、多梦等心脾两虚证者,方以保元汤去生姜,补益心气;加茯苓、茯神、远志、半夏曲健脾和胃,补心安神;酸枣仁、五味子收敛心气,养心安神;当归、川芎行气活血,全方有补益心脾,养心安神之功效。若兼见心悸气短,头昏乏力,胸闷隐痛,口干咽干,心烦失眠,舌红有齿痕者,为气阴两虚,用生脉散合归脾汤加减。

       补心气药常用人参、党参、黄芪、大枣、太子参等,如气虚显著可少佐肉桂,补少火元气,亦可加用麦冬、玉竹、黄精等益气养阴之品。

       6.心阴亏损

       [辨证要点]心胸疼痛时作,或灼痛,或闷痛,心悸怔忡,五心烦热,口干盗汗,颜面潮热,舌少津,苔薄或剥,脉细数或结代。

       [治法]滋阴清热,活血养心。

       [方药]天王补心丹:生地120g,五味子、当归身、天冬、麦冬、柏子仁、酸枣仁各30g,人参、玄参、丹参、茯苓、远志、桔梗各15g。炼蜜为小丸。

       本方以生地、玄参、天冬、麦冬滋水养阴而泻虚火;人参、茯苓益助心气,寓上引阴之意;柏子仁、酸枣仁、五味子、远志养心安神,化阴敛汗;丹参、当归身养心活血;桔梗为引使药。

       本方能使心阴复,虚火平,血脉利,则心胸灼痛得解。

       7.心阳不振

       [辨证要点]心悸而痛,胸闷气短,自汗,动则更甚,神倦怯寒,面色白,四肢欠温或肿胀,舌质胖,苔白或腻,脉沉细迟。

       [治法]补益阳气,温振心阳。

       [方药]参附汤加减:人参12g,附子9g,桂枝6g,甘草10g。

       方中人参、附子大补元气,温补真阳;桂枝、甘草温阳化气,振奋心阳,两方共奏温振心阳之功。

       若心肾阳虚,可合肾气丸治疗,方以附子、桂枝(或肉桂)补水中之火,用六味地黄丸壮水主,从阴引阳,合为温补肾阳之剂,与上方合用,温补心肾而消阴翳。肾阳虚兼见水饮上凌心肺,水肿,喘促,心悸,用真武汤,以附子补肾阳而驱寒邪,与芍药合用,能入阴破结,敛阴,茯苓、白术健脾利水,生姜温散水气,与上方合用温肾阳而化寒饮。若心肾阳虚,虚阳欲脱逆者,用四逆加人参汤,温阳益气,回阳救逆。若见大汗淋漓,脉微欲绝等亡阳证,应用参附汤,并加用大剂山萸肉,以温阳益气固脱。若阳虚寒凝心脉,心痛较剧者,可酌加鹿角片、吴茱萸、荜茇、良姜、细辛、川乌、赤石脂。若阳虚寒凝而兼气滞血瘀者,可选用薤白、沉香、降香、檀香、香附、鸡血藤、泽兰、川芎、桃仁、红花、延胡索、乳香、没药等偏于温性的理气血药物。

       (二)中成药

       1.速效救心丸(川芎、冰片等)每日3次,每次4~6粒含服,急性发作时每次10~15粒。功效活血理气,增加冠脉流量,缓解心绞痛,治疗冠心病胸闷憋气,心前区疼痛。

       2.苏合香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每服1~4丸,疼痛时用,功效芳香温通,理气止痛,治疗胸痹心痛,寒凝气滞证。

       3.苏冰滴丸(苏合香、冰片)含服,每次2~4粒,每日3次。功效芳香开窍,理气止痛,疗胸痹心痛,真心痛属寒凝气滞证。

       4.冠心苏合丸(苏合香、冰片、朱砂、木香、檀香)每服1丸(3g)。功效芳香开窍,理气痛,用于胸痹心痛气滞寒凝者,亦可用于真心痛。

       5.补心气口服液(黄芪、人参等)每次10ml,每日2次。功效补气养心止痛,用于胸痹、气虚明显者。

       6.滋心阴口服液(麦冬、沙参等)每次10m1,每日2次。功效养阴和血止痛,用于胸痹、阴虚明显者。

       (三)消除痹痛

       胸痹心痛属内科急症,其发病急、变化快,易恶化为真心痛,在急性发作期应以消除疼痛为首要任务,可选用或合并运用以下措施:

       1.寒证心痛气雾剂(肉桂、香附等)温经散寒,理气止痛,用于心痛苔白者,每次舌下喷雾1~2次。

       2.热证心痛气雾剂(丹皮、川芎等)凉血清热,活血止痛,用于心痛苔黄者,每次舌下喷雾1~2次。

       3.麝香保心丸(麝香、蟾酥、人参等)芳香温通,益气强心,每次含服或吞服1~2粒。

       4.活心丸(人参、灵芝、麝香、熊胆等)养心活血,每次含服或吞服1~2丸。

       5.心绞痛宁膏(丹参、红花等)活血化瘀,芳香开窍。敷贴心前区。配合选用川芎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生脉注射液静脉滴注。

       6.贴敷法药物作用于皮肤可以通过经络直接影响内脏。目前常用的药物为活血化瘀及芳香温通药,如当归、乳香、没药、红花、冰片。

       三、针刺治疗到目前为止,针刺治疗冠心病系统的研究尚不完整。以下是临床用之有效的常用穴位:

       心俞、厥阴俞,配足三里、通里、间使,并结合辨证加减选穴,10~20次为一个疗程,每日或隔日一次。一般3~5次即可见效。

       四、其他疗法

       (一)推拿康复疗法

       常用穴位:肺俞、心俞、膈俞、内关、神门、膻中、血海、厥阴俞、丰隆、足三里、气海等穴。

       具体操作方法:按、揉、一指禅、、擦法等。病人取坐位,按揉肺俞、心俞、膈俞、内关。操作时两侧同时进行,手法宜轻柔而缓和,以病人略感酸胀为度,每穴按揉2min。再用按揉或一指禅推法在颈椎两侧上下往返治疗约4min。接着用柔和的法在上背部两侧膀胱经往返治疗约4min。然后直擦上背部两侧膀胱经和背部督脉,均以透热为度。

       寒凝血脉者,加按揉神门、膻中穴。气滞血瘀者,加按揉血海、厥阴俞穴。痰浊闭阻者:

       加按揉丰隆、足三里穴。脏腑虚损者,加按揉气海、足三里穴。

       治疗手法不宜过重,以病人感到酸胀为度,手法过重则症状反而加重。心绞痛的治疗应与内科配合进行,临床中要特别注意病情变化。

       (二)日常生活饮食起居

       1.情志异常可导致脏腑功能紊乱而发病,尤其与心病关系较为密切,故防治本病必须高度重视精神调摄,避免过于激动或喜怒忧思无度,保持心情平静愉快。

       2.气候寒暑晴雨变化对本病的发病亦有明显影响,《诸病源候论心痛病诸候》记载:“心痛者,风凉邪气乘于心也”,故本病不宜感受寒冷,居处除必须保持安静、通风外,还要注意寒温适宜。

       3.饮食调摄不宜过食肥甘,应戒烟少饮酒,宜低盐饮食,多吃水果及富含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饮食宜清淡,食勿过饱。发作期病人应立即卧床休息,缓解期要注意适当休息,坚持力所能及的活动,做到动中有静,保证充足的睡眠。

       (三)传统运动方法

       前面谈到的为被动治疗,在此基础上还应结合病人本身的主动运动,但主动运动的量要有一定科学性,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冠心病急性期的康复参考相应章节。恢复期的中医康复可采用太极拳。

       太极拳在我国广泛流传,便于推广,其动作舒松自然,刚柔相济,动中求静,对于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病人,更为合适。太极拳运动量极小,据报道,练简化太极拳可最高心率105次/分,练习老式太极拳心率最高可达134次/分,其强度不超过最大摄氧率的50%。老式太极拳由于等长性运动校多,运动时心率较简化太极拳增加26%,但不防碍冠心病病人应用。一般采用简化太极拳。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都可相应采用。

帮忙看看这个中药的方子 谢谢

       瓜蒌是栝楼的干燥成熟果实,椭圆形或球形,成熟时黄褐色,同时它的 功效作用 也是很少有人知道的。以下是我推荐瓜蒌的功效与作用的知识,欢迎阅读!

       瓜蒌的功效

         清热 化痰

        用于痰热咳喘。本品甘寒清润,有清肺化痰之功,用于肺热 咳嗽 ,痰稠不易咯出之证。可单用,临床常配知母、浙贝母等同用。若痰热内结,咳痰黄稠,胸闷而大便不畅者,又可配以黄芩、胆南星、枳实等,如清气化痰丸。

        在临床实践中,用它熬水治咳嗽很有效,特别是针对有痰的阵咳等。

        利气宽胸

        用于胸痹、结胸。本品既能清化痰热,又能宽胸散结,故可通利胸膈之痹塞,为治胸痹、结胸要药。治痰浊痹阻,胸阳不通之胸痹,可配薤白、半夏同用,如栝楼薤白白酒汤,栝楼薤白半夏汤。治痰热结胸,胸膈痞满,按之则痛者,则配黄连、半夏,如小陷胸汤。

        消痈散结

        用于肺痈,肠痈,乳痈等。本品能消肿散结。治肺痈咳吐脓血,配鱼腥草、芦根等同用。治肠痈,则配败酱草,红藤等同用。治乳痈初起,红肿热痛,可配蒲公英、银花、牛蒡子等同用。

        润肠通便

        用于肠燥 便秘 。瓜蒌仁质润多油,有润肠通便之功,用治胃肠实热、肠燥便秘者,常配火麻仁、郁李仁等同用。

        瓜蒌的作用

        对 心血管 系统的作用

        瓜蒌皮水煎剂对药物诱发的心律失常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实验表明:瓜蒌皮水煎剂提前腹腔注射,能预防氯化钙诱发的大鼠室颤;亦可明显提高哇巴因诱发豚鼠室性心动过速的阈剂量;能使乌头碱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的潜伏期延长,但 统计学 上无显著差异;瓜蒌皮水煎剂给正常麻醉大鼠腹腔注射,能明显延长 心电图 的P-R、Q-T、R-R间期。。

        对 消化 系统的作用

        瓜蒌含致泻物质,有泻下作用。瓜蒌皮的泻下作用较弱;瓜篓仁所含脂肪油致泻的作用较强;瓜篓霜的致泻作用较为缓和。瓜篓乙醇提取物对幽门结扎、5-羟色胺、盐酸乙醇造成胃黏膜损伤有抑制作用,瓜蒌乙醇提取物对乙酰胆碱造成的小鼠回肠收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抗菌作用

        体外试验证明,瓜蒌煎剂或浸剂对大肠杆菌等革兰阴性肠内致病菌,对葡萄球菌、 肺炎 双球菌、甲型 溶血 性链球菌、 流感 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此外,对奥杜盎小芽胞癣菌及星型奴卡菌等皮肤致病性真菌亦有抑制作用。

        抗 肿瘤 作用

        体外实验证明: 瓜蒌煎剂及瓜蒌皮和瓜蒌仁的提取物对小鼠腹水癌细胞有杀灭作用。瓜蒌皮的体外抗癌效果比瓜蒌仁好,且以60%乙醇提取物作用最强。从瓜蒌皮的醚浸出液中得到的类白色非晶体性粉末亦有体外抗癌作用,而子壳和脂肪油均无效。 动物 实验表明:瓜蒌对肉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但对腹水癌的作用不明显。

        其他作用

        体外实验表明: 瓜蒌注射剂能显著抑制ADP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TXA2的合成,其作用强度与剂量有关。瓜蒌注射剂腹腔注射,亦能显著降低因冠脉结扎1小时,再灌23小时后血小板最大聚集集率和血小板最大聚集速率。瓜蒌的有效成分栝楼酸对胶原、二磷酸腺苷和肾上腺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浓度依存性抑制作用。瓜蒌抑制血小板聚集可能与抑制血小板环氧合酶活性及减少TXA2的形成有关。

        瓜蒌的医用附方

        瓜蒌汤:瓜蒌15克,水煎30分钟,取汁,一日内分2~3次温服。主治咳嗽痰多、便秘等症。

        瓜蒌黄连饮:瓜蒌10克、黄连15克,将两味放入砂锅中,水煎30分钟,取汁即可。每日1剂,分2~3次温服。主治便毒初起。

        贝母瓜蒌散:瓜蒌3克、贝母5克,天花粉、茯苓、橘红、桔梗各2.5克,将以上药物一同放入砂锅中,加水煎煮30分钟,取汁即可。每日1剂,分2次温服。主治肺燥痰多、咽喉干痒等症。

        瓜蒌粳米粥:瓜蒌10克,白糖10克,粳米50克,加水熬煮成粥。每日早晚食用。

        瓜蒌炒莴笋:瓜蒌10克,莴笋250克,食盐、味精各2克,葱花、姜末各6克,酱油、料酒各5毫升,炒制。佐餐食用。

        瓜蒌烧萝卜:瓜蒌10克,萝卜250克,食盐、味精各2克,葱花、姜末各6克,酱油、料酒各5毫升,烧至萝b软烂、入味即可出锅。佐餐食用。

        瓜蒌蒲公英茶:瓜萎10克,蒲公英5克,将两味一同放入杯中,以适量沸水冲泡,加盖闷15分钟即可饮用。

        瓜蒌的药用 偏方

        1、治痰嗽:黄熟瓜蒌一个。取出子若干枚照还去皮杏仁于内,火烧存性,醋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临卧时,白萝卜汤送下。(《鲁府禁方》)

        2、治喘:瓜蒌二个,明矾一块,如枣子大,入瓜蒌内,烧煅存性,为末。将萝卜煮烂,蘸药末服之,汁过口。(《普济方》:栝蒌散)

        3、治胸痹,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瓜蒌实一枚(捣),薤白半斤,白酒七升。上三味,同煮取两升,分温再服。(《金匮要略》:瓜蒌薤白白酒汤)

        4、治肺痿咳血不止:瓜蒌五十个{连瓤,瓦焙},乌梅肉五十个(焙),杏仁(去皮、尖,炒)二十一个,为末。每用一捻,以猪肺一片切薄,掺末入内,炙热,冷嚼咽之,日二服。(《圣济总录》)

        5、治吐血:瓜蒌取端正者,纸筋和泥通裹,于顶间留一眼子,煅存性,地坑内合一宿,去泥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糯米饮调下。(《圣济总录》:黑神散)

        6、治消渴热或心神烦乱:黄肥瓜蒌一颗,以酒一中盏洗,取瓤,去皮、子,煎成膏,入白矾末50克,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下十丸。(《圣惠方》)

        7、治 小儿黄疸 ,脾热眼黄,并治酒黄:瓜蒌青者焙为末。每服5克,水一盏,煎七分,去滓,临卧服,五更泻下黄物立可。(《普济方》:逐黄散)

        8、治肺燥热渴,大肠秘:九月、十月间熟瓜蒌取瓤,以干葛粉拌,焙干,慢火炒热,为末。食后、夜卧,以沸汤点三钱服。(《本草衍义》)

        猜你感 兴趣 :

        1. 桔梗的六大功效与作用

        2. 天花粉的中药属性和主要价值

        3. 瓜蒌的繁殖方法和田间管理

        4. 瓜蒌子的中药属性及应用配伍

        5. 瓜蒌的功效与作用及吃法

四张经典古代名方,对症不同证型心血管疾病,测测你适合哪一张?

       舌苔黄腻表明体内有湿热 舌有紫郁斑体内有瘀血等阻滞不通

       《金匮要略》瓜蒌薤白半夏汤:瓜娄皮 薤白 半夏 主治:痰气互结,胸阳不通之胸痹疼痛

       <伤寒论》小陷胸汤:瓜娄皮 半夏 川莲 主治:痰热结胸,胸膈痞满,按之则痛

       桂枝: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防风,黄芪:益气固表

       柴胡,黄芩:和解少阳,清半表半里之热

       苍术,川朴:燥湿药,有燥湿健脾消痰,祛风散寒,下气除满等功效

       远志,合欢皮, 炒枣仁:养心安神

       其他的药物都用的是比较好的,对症下药了1

       楼上的李老师说的很对哦 从方子来看是这样的 我只是把药物提出来补充一下,祝您早日康复!

       冬季心血管疾病往往比其他季节发生率高,很多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到了冬季也是战战兢兢,非常担心出现心梗、脑梗等一些严重的心血管疾病。

        中医学对心血管疾病的认识源远流长,历代典籍中记载大量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方剂,治法多样,这里给大家带来四张经典古方,根据病因病机的不同,调理不同证型的心血管疾病。

        当归四逆汤来源于1800年前医圣张仲景撰写的《伤害杂病论》中的古方,当归四逆汤组方为桂枝、芍药、炙甘草、红枣、当归、通草、细辛。当归四逆汤具有调和营卫、温心阳、养心血、行瘀通脉、温补散寒等功效,温阳活血、通脉止痛,方中当归、芍药补血活血、缓急止痛;细辛、桂枝温经散寒;通草入血通利血脉;大枣、甘草缓中补虚补气。当归四逆汤适用于寒邪内侵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符合以下三项的适用于当归四逆汤:

        生脉散出自800多年前金代医家张元素所著的《医学启源》,生脉散仅人参、麦冬、五味子三味药,生脉散原是专补肺中元气不足,近代古方新用,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人参大补元气,作为主药,发挥补气、益肺生津之效;麦冬作为辅药,养阴生津、润肺,配伍人参,共同发挥气阴双补之功效;五味子作为佐使药,具有敛肺止汗、益气生津的功效。3种药味共奏生津止渴、益气养阴、敛阴止汗的功效。生脉散适用于气阴两虚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符合以下三项的适用于生脉散:

        瓜蒌薤白半夏汤是1800多年前医圣张仲景撰写的《金贵要略》中的经典古方,组方含瓜蒌、薤白、半夏、白酒,瓜蒌宽胸理气,化痰降浊;薤白通阳气、通血脉、化痰降浊,半夏燥湿化痰。瓜蒌薤白半夏汤以瓜蒌配伍薤白为基础,伍以半夏和白酒,可通阳散结、祛痰宽胸, 适用于胸痹属上焦阳虚(或阳气不振)、痰饮较盛者。适用于痰浊内阻的心血管疾病病人。符合以下三项的患者适用于瓜蒌薤白半夏汤:

        血府逐瘀汤出自王清任的 《医林改错》, 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柴胡、枳壳、桔梗、桃仁、红花、牛膝、甘草等组成, 功效活血祛瘀, 行气止痛。广泛用于治疗头痛, 眩晕, 中风、脑损伤后遗症, 冠心病等辨证为气滞血瘀的疾病。适用于血瘀症的心血管疾病。符合以下三项的患者适用于血府逐淤汤: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以上四个经典名方适用于四种不同类型的心血管疾病,具体的用法用量还需要咨询临床医生进行处方。

       好了,今天关于“瓜蒌薤白半夏汤配方”的探讨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瓜蒌薤白半夏汤配方”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帮助。